古代刽子手行刑,为什么要往刀上喷酒

百科2个月前更新 柠檬不酸
34 0 0

简单说,这属于古代迷信仪式,敬鬼神的。

说到砍头刑罚,就要说到古代刽子手。但是在秦汉以前,并没有专司砍头的刽子手,只有劓跀(刖)者。

《春秋公羊传》记载:恶用之?用之社也。其用之社奈何?盖扣其鼻(劓)以血社也。

社,古代的露天祭坛。原本分季节,《礼记·郊特牲》记载:冬至祭天曰郊,夏至祭地曰社。

后来就不论冬夏了,一概称社。但凡见血,都在社这里。

《尚书·甘誓》说:弗用命,戮于社。

《左传·昭十年》说:平子伐莒,献俘,始用人于亳社。

干这个活的劓跀(刖)者也不叫刽子手,古代叫“大师”。

《周礼·大祝》记载:大师宣于社。

古代刽子手行刑,为什么要往刀上喷酒

古代刽子手

先秦时,大师的性质还不是专司宰人的,说起来更接近于施行巫蛊之术的巫师。秦汉时出现了专职的刽子手,但由于他们是从带有巫蛊性质的大师演变而来的,于是继承了一些大师施刑时的迷信性质的仪式,往刀上喷酒的做法是其中之一。

大师为什么要往劓刀上喷酒呢?

《说文》里其实已经说得很明白了:酒,就也。所以就人性之善恶。

就,剖析,解析。

古人认为,酒有剖析人性善恶的作用,劓刀上喷酒,受刑人的血与酒混合,是善是恶,鬼神一眼就看得出来。

而在古人的观念里,受刑者一定是恶人。大师对恶人施加刑罚,不算残害生命,他的行为就可以得到鬼神的宽宥。

古代刽子手行刑,为什么要往刀上喷酒

古代刽子手行刑

刽子手喷酒的做法就是继承了这个思想,在古人的迷信思想下来看,不算造杀孽。

后世还形成一个说法,三百六十行,刽子手排在“下十二门”里的“冒”字门,包括屠夫也是这一门的。

冒,古代殓尸的布囊,由上下两截合成。《仪礼》里说:冒,缁质,长与手齐。

为什么要上下两截?不仅是形容刽子手和屠夫“一刀两断”,也是让天地鬼神作以见证,杀的是坏人。

《书·秦誓》里就说:冒嫉以恶之。

后世之所以把刽子手和屠夫都归到“冒”字门,就是表示他们不是滥杀无辜,是嫉恶惩奸才手上沾血的,是可以得到宽恕的,不能算罪过。

为什么屠夫也在冒字门里呢?这就是受佛教神话的影响了。佛教不是讲转世投胎吗?理论认为,今世沦入畜生道的,以前都不是好人,所以屠夫宰杀牲畜也属于嫉恶惩奸的一种。

“三百六十行”这个说法的形成比较晚,那时候民俗受佛教影响已经很大了,所以行当的释义里才有这样的含义。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!
立即登录
none
暂无评论...